BIM+AR技术概述
BIM+AR
施工交底
►技术背景
BIM+AR技术概述
BIM技术可通过多专业协同工作、可视化动态模拟等功能,提高建设项目的建造质量,降低施工建造的风险。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建筑工程的不可预测性,安全风险的提前管控和施工方案的预先模拟,虽然通过BIM技术进行了论证,但依然无法达到精确指导现场施工的要求。
此外,现阶段BIM技术还存在难以落地的问题。故需要将BIM建筑模型和信息进行完整展示,将其充分与现场环境融合,结合BIM+AR技术,项目参与方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部位、施工过程、关键技术、施工要点等信息。相比传统的三维模型,大大减少了专业衔接的工作量和方案的模糊空间。
基于BIM+AR技术应用管理新手段,可以为所有施工参与方提供协同高效的信息平台,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交互障碍,辅助现场管理人员及时高效的做出决策和判断,一定程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施工交底流程
施工交底分为三个阶段
图纸及BIM模型的复审
施工交底准备工作
现场施工交底
01
图纸及BIM模型的复审
通过BIM+AR技术对设计图纸及BIM模型进行复审,确保设计图纸与BIM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一致性。为后续施工阶段BIM+AR施工交底提供坚实的基础。
1) 上传BIM模型至一见AR∙施工助手并生成模型二维码。
通过在施工图上配置模型二维码,方便BIM+AR进行图纸和BIM模型的复审;
考虑到图纸数量多,制作模型二维码图集可以让使用者更便捷的查看模型;
2)设计院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模型二维码提取相应图纸所表达的三维空间模型,从而进行图、模初审。
设计院将发现的设计及模型问题做标记并可以将问题反馈给设计人员;
3)业主设计管理部、项目工程部通过BIM+AR技术进行图、模审核及反馈;
业主设计管理部复核设计院及BIM咨询公司出具的CAD图纸及模型,并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平台反馈给设计方;
业主工程部提前介入设计阶段并结合工程现场经验给BIM咨询及设计院提出建设性优化建议,并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平台反馈给设计院;
4)设计院、BIM咨询接收图、模问题,反馈原因并更新
设计院及BIM咨询公司在一见AR∙施工助手消息箱中查看业主反馈内容并回复修改意见。修改CAD图纸并同步修改BIM模型。
5)业主设计管理部对图纸和BIM模型在软件平台上的记录进行跟踪闭合。
02
交底工作准备
1)模型处理及上传
将前期复审完成的终版BIM模型按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进行拆分处理并上传至一见AR∙施工助手进行模型处理。
2)定位二维码创建及布置
二维码作为现场定位用的基准点,现场施工交底前创建好二维码并在现场对应位置完成张贴工作。
03
现场施工交底
业主工程部、设计部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现场二维码,将BIM模型1:1的投射到施工现场。在具体专业没进场施工前,工程部、设计部对复杂或重点关注位置,进行该专业模型在现场的BIM+AR施工交底。设计部、工程部再次将安装关注要点向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传达。分包单位过程中明确要求,避免错误、碰撞、返工。
►
总结
审图及施工交底工作涉及到甲方,设计方以及施工方的多方利益。通过审图,提前预判建筑构件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可视化沟通。采用BIM+AR技术进行设计审查的最大优势是,将现有二维CAD图纸转向完全依托于三维模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均实现升维,以确保工程项目从设计端到施工端的良好过渡。
BIM+AR方式的可视化交底方式即解决BIM模型现场应用难的问题也加强了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理解。
新的应用方式、新的使用体验,你准备好接受新科技的洗礼了么?
下篇我们要讲应用施工交底的具体案例和成果分享,敬请期待!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Onesight AR' series of products, you are welcome to contact us by scanning the code. You may also schedule a product demo. We will provide professional online/offline operation demonstration.